306| 12
|
[CC] [钢琴教师][CC标准收藏版原盘 DIY R3繁简中字][The Piano Teacher 2001 1080p Criterion Collection USA Blu-ray AVC DTS-HD MA 5.1-龙游][45.01GB] |
素材盘来自后缀killerHD R3DVD字幕来自R3字幕网 在此一并感谢 ◎片 名 La pianiste / The Piano Teacher ◎年 代 2001 ◎产 地 德国/波兰/法国/奥地利 ◎类 别 剧情/情色/音乐 ◎语 言 法语 ◎上映日期 2001-09-05(法国) ◎IMDb评分 7.4/10 from 43,277 users ◎IMDb链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254686/ ◎豆瓣评分 7.3/10 from 34,705 users ◎豆瓣链接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306730/ ◎片 长 131 分钟 ◎导 演 迈克尔·哈内克 Michael Haneke ◎主 演 伊莎贝尔·于佩尔 Isabelle Huppert 伯努瓦·马吉梅 Beno?t Magimel 安妮·吉拉尔多 Annie Girardot 苏珊娜·罗莎 Susanne Lothar 乌多·萨梅尔 Udo Samel Anna Sigalevitch ◎简 介 年届40的爱莉卡是一个严厉冷峻的钢琴教师,她以对学生严格出名。她与年老但控制欲强烈的母亲同住,因而个性和欲望很受压抑,惟一的发泄渠道是去录像带店看色情影片,甚至在卫生间内以剃刀自虐获得快感。直到一个活力十足的男学生刻意闯进她的生命中,开始对老师进行一连串的性爱诱惑。他们互相以精神与肉体虐待对方来各取所需。 ◎拍摄花絮 ·女教师艾丽卡的母亲这个角色原本是打算由让娜·莫罗(Jeanne Moreau)来出演的。 ·伊莎贝尔·于佩尔在这部电影里真的是自己亲自弹钢琴,她已经练习了12年,而为了演好钢琴老师这个角色,她有特意在电影开拍前坚持练习了一年的时间。 ·关于《钢琴教师》的试镜。试镜当天的现场架起了摄像机,一共有七个机位,包括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镜头等等。所有这些镜头都对准了伊莎贝尔·于佩尔的脸,导演迈克尔·哈内克布置的考题就是让于佩尔听音乐——通过现场放出的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来观察她的面部表情。于佩尔表现出“爱上了这个男人”,同时也“爱上了这首曲子”。只不过哈内克不停地开玩笑说:“她很生气让她陷入了爱河中。” ·艾丽卡母亲这个角色的原型正是原著作者艾尔芙蕾德·耶利内克的亲生母亲。 ·在影片中扮演母女的安妮·吉拉尔多和伊莎贝尔·于佩尔,曾经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时候也有过一次合作,即法国片《Docteur Fran?oise Gailland》(1976),巧的是两人也在片中扮演一对母女。 ◎幕后制作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来自奥地利的女作家艾尔芙蕾德·耶利内克是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不过她立即就宣布不会去瑞典领奖。这位激进的女性主义作家,其作品大胆呈现两性之间的残酷暴力和病态的爱欲。她描写生的艰辛与难堪,人生境地是不得不如此的种种丑态,而作为女人,“冤屈如烈日焚城烧到世界末日”。1946在奥地利小镇穆尔祖什拉克出生,那恰恰是二战后的第一年,她的父亲是捷克裔的犹太人,幸运地逃过了大屠杀,她母亲则出身于维也纳富有家庭。正如她的半自传体小说《钢琴教师》中的艾丽卡一样,耶利内克从小在严格的管教下学习钢琴和其他乐器。 1983年问世的《钢琴教师》是耶利内克最为知名的作品。这部小说描写女人在长期压制下形成的病态人格,2001年被匈牙利导演迈克尔·哈内尔看中,改编拍成一部130分钟长度的电影,并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当年包括评审团大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女演员在内的多个奖项。 迄今为止该片算得上是哈内克最富盛名同时也是最被认可的一部电影,只不过他本人并不将其视为最能代表自己导演事业成就的一部作品,认为该片的创意不是来自于自己而是原著作者。相对而言,《钢琴教师》的题材与自己还是有些距离,至少他不可能写出关于女性性欲方面题材的小说来,因而他更认可完全是由自己原创的电影作品。 抓住古典音乐的灵魂 迈克尔·哈内克在拍摄《趣味游戏》(1997)的时候,就曾经想过与伊莎贝尔·于佩尔合作,于佩尔以影片“过于程式化”为由婉言谢绝了邀约。哈内克后来又把新的拍片计划也就是这部《钢琴教师》的剧本拿给她看,并且说这个要比《趣味游戏》更加“糟糕”。然而于佩尔读完之后不但没有认为剧本很烂,反而觉得这是一个很经典的结构:有三个主要角色,每个人的身份特征鲜明,这样最有利于演员的发挥。于是很快就接下了这部片子。 至于片中钢琴教师这个角色,于佩尔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练习弹钢琴,但在练习了12年时间后又停了下来。为了让影片更加真实可信,成为名副其实的“钢琴家”,于佩尔又重新努力地练习起钢琴来,此外她还认为学习影片中的音乐也是必须的,这样才能真正触摸到影片的灵魂——因为这部电影实际上是关于舒伯特的灵魂以及舒曼的灵魂。 作为一个成年人,艾丽卡付出了成长的巨大代价,在影片结尾处她步履蹒跚地走着,透露出她只是一个脆弱不堪的成年人。与此同时她也生平第一次学会了如何忍受,她必须要容忍,因为她甚至没有自杀的能力。在任何一部正常的爱情悲剧中,女主角往往都是要以死告终的。然而在这部电影里,导演哈内克没有让艾丽卡像其他形象正派的女主角那样“光荣而亡”,她不得不面在余生中勇敢地活下去,去面对那些可怕的后果。 在《钢琴教师》中,我们所看见的是一个非常奥地利式的背景环境。首都维也纳是历史悠久的古典音乐之都,片中大量采用了这种类型的音乐,其用意自然不言而喻。音乐是美丽动人的,然而这样的氛围也会成为压抑的工具,尤其是在这个以古典音乐为日常生活消费品的地方,整个社会结构都让人感到压抑。舒伯特的《冬之旅》(Winterreise)的第17首歌作为影片的核心,音乐中的悲恸与哀伤奠定了该片的基调,甚至可以将其视作女主人公艾丽卡的座右铭。伟大的音乐所承载的感情要远甚于肉体上遭遇的苦难。《冬之旅》已经超越了任何能够用言语来形容的痛苦。 偏离中产阶级标准的胆量 原本是男主角的沃尔特·克勒姆,看起来更像是一个魔鬼,实际上在耶利内克的小说中,这个角色被塑造得还要更加负面和消极,将他从一个幼稚自负的傻瓜转变为一个法西斯主义的混蛋。影片中则稍微将他表现得有趣和吸引人一些。此外电影中没有像小说中那样把这桩“风流韵事”放在了核心位置上,而是更关注在了母女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上。沃尔特只是这场悲剧的导火线。 由于片中存在不少的色情和性爱描写,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的争议在于为了实现所谓解放的目的是否非得通过色情来达到。导演哈内克则坚持认为《钢琴教师》有一些肮脏污秽的描写但并不能算作是一部色情电影。用他的话来说,任何偏离中产阶级标准的行为都有可能被视为是大逆不道的。标准本身就是下流的。哈内克希望自己的电影至少还具备下流的基本元素在其中。 近年来哈内克的电影都是在奥地利取景拍摄,采用的语言则是法语。主要原因是哈内克影片的投资方来自法国,片中的大部分演员也都是法国人。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钢琴教师》是发生在奥地利的故事,演员们说的都是法语。 ◎获奖情况 第54届戛纳电影节 (2001) 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 迈克尔·哈内克 主竞赛单元 评审团大奖 迈克尔·哈内克 主竞赛单元 最佳女演员 伊莎贝尔·于佩尔 主竞赛单元 最佳男演员 伯努瓦·马吉梅尔
购买主题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40 影票 才能浏览
| |
发表于 2022-5-22 18: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 ||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
||
发表于 2022-9-19 11: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 ||
发表于 2024-2-22 19: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 ||
发表于 2024-3-16 21: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 ||
发表于 2024-3-18 07:33:30
|
显示全部楼层
|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